读故事品古建:竹篱茅舍留传奇,高山深谷仁心
龙山位于涟源市西南边境。 据清同治《湘乡县志》载:“龙山为湘第一大山,峰高耸,环绕湖南两百里,放眼望去,如云翠云阵。”因山势高大,峰峦挺拔,如龙,故名龙山。
“龙山无闲草,认得都是宝。” 区内有药材1400多种,素有“世界药山”之称。
独特的地理条件,使得制药、种植、医药成为这里的传统产业。 当地山民“十有九医”。 就连神医孙思邈也曾来这里采药着书。 后人为纪念他修建了药王殿。 时至今日,依然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朝圣。
竹篱草屋留下传说,高山深谷折射仁爱。 本期《读古建筑故事》为您介绍龙山药王宫。
孙思邈在此采药行医,写下《万金要方》
药王殿原名祖师殿,是为纪念“药王”孙思邈而建。 始建于唐代,清乾隆三十七年宝清知府刁玉成扩建。
孙思邈走遍全国,写下《千金方》。 他曾定居龙山新邵龙山森林公园药王殿图片介绍,采集草药并撰写了部分手稿。
一日,他带着徒弟刘慎伟上山采药。 途中,他遇到了一家人正在参加葬礼,一位老妇人伤心欲绝。 孙仔细看了看棺材,发现棺材下面还渗着血。 他急忙询问老妇,死者是谁,为什么。 老妇人回答说,是她的女儿难产了。 孙又问他死了多久了。 得到短短几个小时的答复后,他想了想,劝说老太婆打开了棺材,并让刘慎伟取出银针,点刺穴位。 年轻女子慢慢苏醒,随后婴儿出生了。
从此,“药王”之名传遍龙山内外,前来求医的人络绎不绝。 无论贫富贵贱,孙思邈有求必应,无偿对待,深受百姓爱戴。
殿内墙壁上还挂有孙思邈救龙救虎的图画。 据说有一条小龙出去玩,变成了一条蛇,被一个小孩所伤。 后被孙思邈救起,并给它针灸药物。 小龙痊愈后,回到龙宫,告诉龙王,龙王为了感谢他的大恩,赐给孙思邈许多金银财宝,但他都拒绝了。 后来龙王赐给他两本著名的医书,《千金要方》和《千金方》。 孙思邈潜心研究,最终成为药王。 后来,另一只老虎嘴部受伤,多日不愈。 它跑到孙思邈身边,躺在他身边,乞求医治。 孙思邈先把一个铁环放在老虎嘴里,然后把手伸进去给老虎喂药。 老虎被治愈后,老虎感动得流下了眼泪。 后来,这枚铁环被称为“虎衔”,成为江湖行医的必备之物。
尧王死后,龙山人民在尧王熬药炼丹的地方修建了药王宫,纪念这位救世救民的神医。 他们每年都会去那里祭拜。 由于山高风大,宫殿建筑多次被毁,但历代宋、元、明、清历代屡毁屡建。
砖石铁瓦古朴庄重; 千年古井,四季不竭。
整个宫殿占地900平方米,由山门、大殿等组成,宫殿高约8米。 整个宫殿是砖石木结构,有大片铁瓦屋顶。 宫殿的外墙是用巨大的条石和方石砌成的。 砖砌、叠砌精致严密,墙上的字画历经沧桑依然清晰可见。
山门外,有一片长30米、宽4米的草坪。 有9级石阶连接草坪和山门。 山门造型古朴雄伟,拱形石门高3米,宽2米。 门左右石墩上各置石狮子两只。 雕刻精细,栩栩如生。 牌坊上的横额上刻着“湘南品种”四个铿锵有力的大字。 门旁贴有两幅对联——“万里风光供呼吸,四时花草灵气十足”。
山门旁有一块大青石,名“晒书石”。 相传孙思邈曾在石头上晒干医书。
大殿两侧各有僧房数间。 右侧最后一间僧房有一口方形石井,约1平方米,泉水清澈,终年不竭。 此井“万人饮水不竭新邵龙山森林公园药王殿图片介绍,一人饮水不溢”。 这一奇观发现于一座海拔1500多米的孤山之巅。 也是龙山山顶的一处独特景观。
新湖南客户端实习生张木红记者王明军整理
本站所发资源大多来自网络。所有作品均按照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4.0 国际 (CC BY-NC-ND 4.0)协议进行转载。